薩爾達傳說 Wiki
Advertisement
快速導覽列表


本頁面是關於系列首部作品的介紹,關於類似名稱的主題,請參閱薩爾達(消歧義)的頁面。

《薩爾達傳說》(日語:ゼルダの伝説,英語:The Legend of Zelda,中國大陸譯作「塞爾達傳說」),原本的主標題是THE HYRULE FANTASY,是由宮本茂手冢卓志設計開發的薩爾達傳說(系列)的第一款作品,於1986年發行於任天堂FC磁碟機平台上的電子遊戲。玩家需要操作主角林克,於架空世界海拉魯國度上收集8塊智慧聖三角的碎片,從反派加儂手中救出薩爾達公主

故事情節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還是處於混亂的時代中──
71px-TLoZ Title Display Sword Artwork
在一個名為海拉魯的小王國內,代代流傳著關於擁有神秘力量的黃金三角形,聖三角的傳說。

某日,邪惡的軍團襲擊了小王國並將力量聖三角給偷走了,這支魔物軍團的領導者名為加儂,是一位試圖讓世界陷入黑暗與恐怖支配的大魔王;唯恐小王國將會被邪惡支配的薩爾達公主,將剩下的智慧聖三角分成八個碎片並藏在世界各地,同時她也吩咐最信任的奶媽英帕,要她暗地裡逃出去尋找擁有著勇氣能打倒加儂的人。聽聞此事十分憤怒的加儂將公主給囚禁,並派出手下前去追捕英帕。

不斷翻山越嶺,不斷跋山涉水的英帕拼命地逃亡著,當她筋疲力竭地倒下時,加儂的手下已經將她團團包圍了。已經無計可施了……!,突然一名少年現身於眼前,熟練地將加儂的手下趕走,在千鈞一髮之際地拯救了英帕。

少年的名字叫做林克,在旅行途中恰好遇上了這件事情。從英帕那聽聞來龍去脈,燃起正義之心的林克決定要將薩爾達公主給救出;但是要對抗擁有力量聖三角的加儂,不先行收集智慧聖三角碎片是不行的,若不如此,將無法踏入加儂所在的死亡之山。

究竟林克是否能打敗加儂,並平安地救出薩爾達公主呢?

這一切,全都取決在你身上。
[1][2]

遊戲玩法

《薩爾達傳說》結合了動作、冒險與角色扮演遊戲的元素,對當時的遊戲引進了新的冒險結構故事。

TLoZ Gameplay

戶外地圖探索

遊戲中能夠以非線性方式,自由選擇路線完成遊戲的特色讓本作有別於當時其他的遊戲作品;玩家能以俯視視角控制林克,在繪有各種環境的大型戶外地圖上移動,並以分割方式將大型地圖顯示為小區塊,每當林克走到畫面邊緣時就會以切換滾動方式顯示下一區[3]。任天堂美國分部擔心玩家會因為這種新玩法而於遊戲途中感到挫折感,因此美國的遊戲手冊增加了許多提示、秘訣與攻略方式給玩家作為參考。

迷宮探索

玩家必須操作林克,於戶外地圖上擊敗阻擋前進的怪物並找出九個地下迷宮的入口。每個迷宮都由一系列獨特的、迷宮式的房間構成,彼此間有著門或密道連接,而且會由不同於地上世界的怪物鎮守於深處;除了可從迷宮取得新道具來協助之後冒險的旅程外,在打敗鎮守的魔物首領後還可取得三角神力碎片。

本作總共有九個迷宮,其中有六個迷宮的入口可直接在地上世界看見,剩下三個的入口則被隱藏起來;不過最後一個迷宮,也就是加儂所在的迷宮只有當玩家收集全部的三角神力碎片才能進入,其他的則多半以之前迷宮中獲得的道具就能排除障礙前進。

裏模式

在將遊戲第一輪通關後,玩家可進入稱為「裏薩爾達」(裏ゼルダ,Second Quest)的模式,展開更具難度的挑戰。該模式重新布置了迷宮和道具布局,並大幅提升敵人的攻略難度。儘管這種困難並重玩的模式並非薩爾達獨創,當時少數遊戲也設有關卡完全不同的第二輪遊玩模式,不過裏薩爾達模式除了在遊戲通關後開始外,其實也可以在一開始直接將主角的名字創建為「ZELDA」[4][5]存檔後進入。

遊戲資訊

開發故事

《薩爾達傳說》主要是由宮本茂監督和手塚卓志監督設計,宮本製作遊戲,手塚負責編寫故事和劇本。宮本茂以孩提時代探索家鄉京都附近田野、森林、洞窟的體驗作為靈感,期望藉著《薩爾達傳說》進一步設定遊戲的「世界」觀念,為玩家帶來「箱庭」般探索與冒險的驚奇體驗感[6]

日本版

《薩爾達傳說》作為紅白機新外設FC磁碟機的首發遊戲,於1986年2月發行。遊戲使用可重寫磁碟而非密碼儲存遊戲,磁碟機的附加聲道輸出某些音效,如林克血量全滿時的劍氣聲,以及敵人的死亡音效,不過這也造成最初的磁碟片版本與後續發售的盒式卡帶在音效上有所差別,例如遊戲片頭的開場音樂[7]

有趣的是,日本的明星食品公司曾經於1986年推出拉麵產品與附贈遊戲的促銷套裝,也就是非賣版遊戲的《薩爾達傳說 提供 嗩吶拉麵》(ゼルダの伝説 提供 チャルメラ)[8];儘管仍不知是否與原版本有所差異,但該款遊戲在二手市場相當稀少,價格甚至超過1000美金。

美版

任天堂在原版發行一年半後,於1987年在北美推出遊戲。與任天堂管理層的擔憂相反,本作在國外獲得好評且蔚為風行,而玩家藉著寄回授權卡成為愛好者俱樂部會員可享受數頁的業務通訊服務,這項服務隨著遊戲的熱賣、玩家們的增加逐漸擴大,最後促成了北美《任天堂力量》雜誌的創辦[9]

另外由於當時北美任天堂對於遊戲內容上的規範:凡是含有或影射現實宗教信仰的因素都不得於遊戲中可見;因此原本日版中出現的魔法道具聖經(バイブル),於美版中就被改名為魔法書(Book of Magic),但奇怪的是就算修改了名稱,道具上的十字架圖案仍然於美版中保留著。

圖像與音樂

由於遊戲機軟盤限制的緣故,遊戲內容沒辦法放入過多的圖片元素,許多動作圖像僅在顏色上有所變化,例如分布於戶外地圖上的敵人,有時候會出現不同顏色的個體來顯示強度差異。

音樂的部分,本作最著名的是遊戲中的三首旋律:戶外地圖旋律、迷宮旋律以及最終迷宮旋律,其中第一首更是成為薩爾達系列作品中代表性的旋律,於之後的作品中廣泛地被重新利用;而除了主旋律外,林克發現通道以及取得道具時的音效也常出現於日後的作品中。

錯誤翻譯

《薩爾達傳說》在早期翻譯上有許多謬誤的地方,包括直接的字面翻譯與奇怪的用法:

TLoZ Introduction
  • 開頭的介紹故事上編寫不太準確,例如加儂奪取的力量聖三角寫成"Triforce with power"而非標準的"Triforce of Power"。這部分後來在GBA與VC下載版有全部修正。
  • 加儂的英文名從Ganon變成Gannon,這樣的拼法也沿用到之後的FC版《林克的冒險》[10][11]與SFC版《眾神的三角神力》[12]之中。
  • 老人給的提示是出了名的非常含糊不清,例如"DODONGO DISLIKES SMOKE",代表多東哥的弱點是炸彈;另外還有"DIGDOGGER HATES CERTAIN KINDS OF SOUND",實際上是指德谷多加這種怪物的弱點是笛子
  • 道具清單的標題寫著"all of treasures",後續發售的版本則將"of"給刪除修正。
  • 當林克付錢給瀑布後方的老婆婆後,她會給出"GO UP,UP, THE MOUNTAINTOP."的提示,但實際上正確的內容後來修改為"GO UP,UP, THE MOUNTAIN AHEAD.",內容是暗指通向第五關迷宮的道路方向。

人員名單

TLoZ Credits

在遊戲結束後出現的人員名單中,除了遊戲執行長山內溥外,其他參與的工作人員都使用了化名或假面。例如手塚卓志化名為「Ten Ten」,近藤浩治化名為「Konchan」,程式設計師 I. Marui化名為「Marumaru」等等,這種暱稱其實是當時日本遊戲產業中,為了避免製作者被挖角而取巧迴避真實姓名的方式。

另外身為總監與製作人的宮本茂則化名為「S. Miyahon」,這是將其中『』由原本的訓讀改為音讀的『本』,所以『宮本』的羅馬拼音就轉寫為miya-hon。

劇情資訊

地圖設定

身為薩爾達傳說系列基本故事的發端之作,《薩爾達傳說》也描繪出最早海拉魯的地景設定,例如死亡之山迷途森林、墓地、中央湖泊等等,而且和日後的作品不同的是,這些區域林克從一開始就幾乎可以自由前去探索;而在裏薩爾達模式中所變動的只有迷宮與獎勵道具的位置,地景上並沒有任何的更動。

時間軸位置

根據《海拉魯史記》一書中所揭露的時間軸資訊,我們得知《薩爾達傳說》發生在《時之笛》分歧的"殞落時間軸"上,在這個時間軸中從《時之笛》後海拉魯皇室歷經了《眾神的三角神力》《神秘果實》《眾神的三角神力2》事件,最終將聖三角全部收復開啟了黃金時代,但這個時代隨著「初代薩爾達公主的悲劇」發生而結束,王國開始步入衰退時代,這也成為了《薩爾達傳說》以及續作《林克的冒險》的背景故事設定。

相關列表

遊戲角色

迷宮首領

敵人

迷宮

道具

評價

銷售量

《薩爾達傳說》發售後成為任天堂暢銷遊戲,全球銷量逾650萬套,是首款銷量破百萬的FC遊戲,並成為海外NES最棒銷售量遊戲排行的第四名[13],同時本作也是系列中暢銷作品的第二名(第一名為《時之笛》)。

評價

  • 《電腦遊戲世界》在1988年的一期中稱《薩爾達傳說》是年度最佳的任天堂冒險遊戲,也是將電腦RPG過渡到遊戲機上的「轟動成就」[14]
  • Game Informer的「史上最佳100遊戲」(2001年)和「史上最佳200遊戲」(2009年)都名列於榜單內[15][16]
  • 《電子遊戲月刊》第200期的「史上最偉大的200款電子遊戲」中第5名殊榮[17]
  • 《任天堂力量》創刊號玩家票選「Top 30」的首位[18],此外還獲得任天堂力量獎'88之讀者票選「最佳挑戰」獎[19],史上最佳200任天堂遊戲中獲得第七名[20]《官方任天堂雜誌》史上100款最偉大任天堂遊戲中獲得第77位[21]
  • IGN讀者票選「最佳99遊戲」中位居第80名[22]
  • GameSpy在2000年8月將《薩爾達傳說》列入名人堂[23],該站編輯還將遊戲選為史上最佳遊戲第十位[24]
  • 日本雜誌《周刊Fami通》的編輯將遊戲選為最佳紅白機遊戲之一[25]
評論得分
媒體 得分
Allgame ★★★★★
GameSpot 7.2/10[26]
FC Magazine 21.63/25

再版與重製版

《薩爾達傳說》自發行以來,往後在任天堂多個平台上都有推出再版;這些再版和原版的遊戲內容基本上相同,不過都有針對原版故事介紹以及翻譯拼寫等問題上進行修正處理。

發售時間 標題 對應機種 附註
1994年02月19日 《薩爾達傳說1》 紅白機
2001年12月14日 《動物森友會+》 NGC FC版本,存於遊戲資料中

但僅能以作弊解鎖遊戲

2004年02月14日(日本)

2004年06月02日(美國)

《薩爾達傳說1》 GBA 收錄於紅白機20周年

《Famicom Mini》作品內

2004年03月18日(僅限日本) 《薩爾達傳說合輯》 NGC
2006年11月19日(美國)

2006年12月02日(日本)
2006年12月08日(歐洲)

《薩爾達傳說》 Wii

(Virtual Console)

為NGC上《薩爾達傳說合輯》

版本的移植

2011年12月22日(日本)

2012年04月12日(歐洲)
2012年07月05日(美國)

《薩爾達傳說1》 N3DS

(Virtual Console)

紅白機版本移植
2013年8月28日(日本)

2013年8月29日(美國、.歐洲)

《薩爾達傳說》 Wii U

(Virtual Console)

為NGC上《薩爾達傳說合輯》

版本的移植

2016年11月10日(日本) 《薩爾達傳說》 迷你紅白機 FC版本的移植
2018年09月19日 《薩爾達傳說》 任天堂Switch

(Online)

網路服務會員

免費遊戲

除了上述的再版外,任天堂曾與St.GIGA衛星廣播網路合作,在1995年08月06日至09月02日時期內,對超級任天堂設置Satellaview衛星外設的用戶,進行初代重製版的《BS薩爾達傳說》的廣播企劃[27];而在1995年12月30日至1996年1月6日間[28],還曾進行第二版《BS薩爾達傳說 MAP2》的廣播,其內容相當於原版《薩爾達傳說》的裏薩爾達模式,不過相較於《BS薩爾達傳說》,這部《MAP2》只在1996年3月重新廣播了一次。

設定傳承

作為系列開山始祖的作品,《薩爾達傳說》有許多可做為典範的細節框架,在之後的作品中都可見到此作品的一些架構,例如:

  • 戶外地圖與迷宮的區隔,讓玩家藉著探索戶外地圖以進入迷宮,而後再從迷宮對戶外地圖世界更深入的探險,兩者間形成了冒險遊戲的完整架構。
  • 使用道具來解決敵人或解開謎題,讓冒險得以持續下去。
  • 林克薩爾達公主加儂三位核心人物的登場。
  • 關於最初兩塊聖三角的出場。
  • 在往後作品中經常出現的場所(如迷途森林與死亡之山)以及道具。
  • 「第二回」遊戲方式的架構。

此外,本作某個莫布林所說的 "It's a secret to everybody",也成為知名的模因(meme),並廣泛於往後作品內不同角色對話中出現。

相關作品

漫畫書

  • 《薩爾達傳說》(乱丸、徳間書店、1986年)
Zelda manga01

簡介:

在《わんぱっくコミックス》上連載的作品,為薩爾達傳說系列最早的漫畫改編作品,全一冊。在這漫畫版本中,英帕在將公主託付的項墜轉交給林克後即死去,藉著山洞中老人之手,項墜映照出薩爾達公主的求救影像,於是林克與愛錢如命的鸚鵡瓦特(ワット),踏上了收復聖三角與擊敗魔王加儂的冒險。由於內容獲得好評,故之後有《林克的冒險》續作。

  • 《薩爾達傳說》(こばやし将、徳間商店、1986年)
Zelda Guide Manga

簡介:

《わんぱっくコミックス》旗下所描繪的攻略型漫畫,全一冊。詳細敘述了攻略順序以及迷宮攻略等內容。

  • 《薩爾達傳說》(未将崎雄、JICC出版局、1989年)
Zelda for Comic

簡介:

單行本全一冊。不同於原本作品的設定,本書設定上林克是人類與精靈(Elf)的混血兒,因此有著精靈族特有的長耳朵,公主的保姆英帕也描繪成一位年輕女子;之後另有《林克的冒險》續作。

遊戲書

  • 《海市蜃樓之戰》(樋口明雄、双葉文庫、1986年)
Zelda Gamebook(Mirage War)

簡介:

文字與插圖形式的遊戲書,全一冊。由於魔王加儂的胞弟,魔將軍加亞(ガイア)奪走了"智慧"與"力量"聖三角,海拉爾的疆土化作了魔界般的異界,同時林克與薩爾達也被其施下詛咒,兩人只能分別在晝夜間行動,林克與薩爾達需要藉著小妖精芬妮(ファニー)的聯繫,尋找那隱藏於海市蜃樓中的魔將軍之城。

  • 《新・薩爾達傳說》(北殿光德、勁文社)
Zelda Gamebook(New Adventure)

簡介:

漫畫形式的遊戲書,全一冊。被魔王加諾蘇(ガノス)統治的廣大魔界,釋放的黑暗力量逐步襲向海拉爾,當時的國王拒絕卡諾蘇迎娶薩爾達公主作為新娘的要求,於是魔王卡諾蘇震怒下就把公主封印在水晶中;為了解除公主的詛咒,剛結束劍術修練歸來的林克踏上了尋找傳說終能破除詛咒的秘寶,"黃金聖三角力量"旅程。

小說

  • 《黑影的伯爵》(樋口明雄)
Zelda Novel(The Count of Shadow)

簡介:

在海拉魯大陸上一隅有個位於山間的小村落,村人們與森林中的妖精和平地共存著,某日一名旅行的男子在旅行途中被魔物攻擊,在村民協助下來到了村中,但傷勢過重最終仍然死去,臨死前男子將懷中的嬰兒託付給存民照顧……這名嬰兒的名字是林克,也是之後大陸上新生的傳說勇者之名。

小知識

  • 雖然難度會提升不少,但實際上確實有可能不拿就能抵達最終迷宮,不過還是必須要有劍才能對加儂產生傷害並進入結局。
  • 本作是其中一款林克心數上限只能到16顆心的作品,其餘兩款是《夢幻沙漏》《大地汽笛》
  • 絕大多數的《薩爾達傳說》遊戲卡帶為金黃色,但仍有著非常稀少的灰色卡帶盒存在。

命名一覽

Talking Timber (A Link to the Past) 在其他地區的名稱 Jabber Nut
語言 原文 含義與由來
日文 THE HYRULE FANTASY ゼルダの伝説
ゼルダの伝説
海拉魯幻想:薩爾達傳說
薩爾達傳說
英文 The Legend of Zelda 薩爾達傳說
繁體中文 薩爾達傳說
簡體中文 塞尔达传说

圖片冊

BotW Sheikah Slate Artwork
檢視圖片冊

參考資料表

  1. The Legend of Zelda manual, pp. 3–4
  2. ゼルダの伝説 マニュアル pp.6-7
  3. The Legend of Zelda manual, pp. 28
  4. "You could also jump straight into the second version of the quest by entering "ZELDA" as your name." 《Phantom Hourglass Official Game Guide (Prima Games), pg. 4, Introduction-The Legend of Zelda》
  5. No byline. IGN: The Legend of Zelda Wiki Guide. Walkthrough_Second Quest [2014-09-26].
  6. Sheff, David. Game Over: How Nintendo Zapped an American Industry, Captured Your Dollars, and Enslaved Your Children. Random House. 1993. ISBN 0-679-40469-4.52
  7. The Legend of Zelda - Intro Music (both FDS and NES versions)
  8. Legends of Localization: The Legend of Zelda - Miscellaneous
  9. Sheff, David. Game Over: How Nintendo Zapped an American Industry, Captured Your Dollars, and Enslaved Your Children. Random House. 1993. ISBN 0-679-40469-4.178
  10. "SEVERAL YEARS AFTER GANNON WAS DESTROYED,LINK LEARNS FROM IMPA ABOUT THE ANOTHER SLEEPING PRINCESS ZELDA." — 開頭介紹《林克的冒險》-- 日文版
  11. "RETURN OF GANNON THE END" — Game Over《林克的冒險》--日文版
  12. "GANNON'S TOWER" — 工作人員名單《眾神的三角神力》--日文版
  13. RPGamer - Japandemonium: Xenogears vs. Tetris
  14. Kunkel, Bill; Worley, Joyce; Katz, Arnie. Video Gaming World. Computer Gaming World. 1988-11: 54.
  15. Cork, Jeff. Game Informer's Top 100 Games of All Time (Circa Issue 100). Game Informer. 2009-11-16 [2013-12-10].
  16. Game Informer staff. The Top 200 Games of All Time. Game Informer. 2009-12, (200): 44–79
  17. S.B. The 200 Greatest Video Games of their Time.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2006-02 [2006-10-01]
  18. Top 30, Nintendo Power, July–August 1988, 1: 102
  19. Nester Awards, Nintendo Power (Nintendo), May–June 1989, (6): 18–21
  20. NP Top 200, Nintendo Power, 2006-02, 200: 58–66
  21. 80-61 Official Nintendo Magazine[2009-02-19]
  22. Readers' Picks Top 99 Games: 80-71. IGN. 2005-04-11 [2006-09-30]
  23. Buecheler, Christopher. The Gamespy Hall of Fame. GameSpy. 2000-08 [2006-09-30]. 
  24. GameSpy Staff. GameSpy's Top 50 Games of All Time. GameSpy. 2001-07 [2006-09-30].
  25. taragan. Famitsu Readers' All-time Favorite Famicom Games. Pink Godzilla. 2006 [2006-09-20].
  26. Gerstmann, Jeff. The Legend of Zelda Review. GameSpot. CBS Interactive. 2006-11-22 [2014-08-24].
  27. Kameb. かべ新聞ニュース閲覧室. The Satellaview History Museum. 2008-02-12 [2009-04-22] (Japanese).
  28. Kameb. サウンドリンクゲーム一覧. The Satellaview History Museum. 2008-02-12 [2009-04-22].
Advertisement